為什麼我們不想生:生與不生, 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?

點閱:300

譯自:Selfish, shallow, and self-absorbed:sixteen writers on the decision not to have kids

其他題名:生與不生, 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? 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

作者:梅根.達姆(Meghan Daum)編;于是翻譯

出版年:2022

出版社:二十張出版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

出版地:新北市

格式:EPUB 流式

字數:136231

ISBN:9786269645657

EISBN:9786269645640 EPUB; 9786269645633 PDF

分類:生涯規劃  

附註:附錄: 著者簡介

書籍難度(SR):619

適讀年齡:十年級

SR值是什麼?

●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

●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

生小孩,會是我的願望清單嗎?
人生,難道真的只有一套標準流程嗎?
 
16篇最誠實的自我對話
獻給處於生與不生的兩難,以及做了決定但仍感焦慮的現代人

 
  對現代人而言,無論生不生小孩,都是必須深思熟慮才得出的選擇。決定生小孩並非易事,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生;但如果不生,就得經常面對周圍人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情形:
 
  •為什麼不想生?
  •你怎麼這麼自私,長輩的心情你有考慮到嗎?
  •是不是身體有什麼問題?
  •不生好可惜,你不想當個好爸爸、好媽媽嗎?
  •養兒防老,怎麼不為將來打算呢?
 
  「每個人都叫我們生,但是,人生該有一套標準流程嗎?」
 
  每個人的人生都獨一無二,決定不生,難道就等於只為自己活、比別人更自私?如果年輕時不生,未來就真的會後悔嗎?當你遇到以下情況:
 
  •如果你還不確定是否想要生
  •如果你現在就處於生或不生的兩難
  •如果你已經做了選擇,但還是感到焦慮
 
  本書將給你打氣勉勵:無論怎麼選擇,背後自然有需要完成的關卡,但不能忽略的是:你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、珍貴且意義非凡。
 
  「給自己一點餘裕、一分一秒的停頓,坦承自己對生育的真實感受。」
 
  本書編者梅根.達姆點出,我們的社會往往認為自願不生養孩子的人都是自私的享樂主義者。但實際上,選擇不生孩子的人有各種各樣的型態──事實上,他們的煩惱沒有比較少,也有屬於自己的課題。
 
  本書邀請了十六位來自不同世代、種族與文化背景的作家,分享他們對於生育、家庭乃至生命意義的思考。這群作家的共同之處在於,他們都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不生小孩,但每個人做出此決定的過程、思路、感受都不相同──
 
  #結婚就是要生小孩嗎?
  回首往事,我發現自己其實把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審視早在內心做出的決定上。我意識到:「我並不是真的想生孩子,我想要的是『想要生孩子』這種欲望。」我渴望像別人那樣渴望生養,但我必須面對真實的自己……
 
  #有自己的孩子,家庭生活才算美滿而完整嗎?
  我母親一度以為自己想要孩子,但一旦生了,她又真心不想要了。我的原生家庭於是灌輸給我一種感受:緊閉的家門背後,各種尊重都消失無蹤,不滿、憤怒和其他情緒肆意妄為,家庭內部的戰爭暴虐盛行。即便我已知道不是所有家庭都是這樣,我還是無法信任自己決不會把熟悉的那種家庭複製一遍……
 
  #「母性本能」真的存在嗎?
  如果生物特性決定了由女性擔任生兒育女的責任,那就該有許多社會性補償來平衡這種不公正。但如今社會給予女性的補償遠遠不夠多。為什麼這方面的進步如此緩慢?
 
  #不生小孩卻養寵物,很自私嗎?
  對於不同的人生選擇,不能簡單用「自私」或「樂於奉獻」去貼標籤;如果奉獻是令人尊敬的人生目標,也許我們的任務就是要選中一條路,去奉獻自我。如果要照顧孩子,我很可能變成不那麼體貼的伴侶、無法隨叫隨到的朋友,而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……
 
  #當了爸媽的我還是原來的我嗎?
  雖然我不想當父親有許多冠冕堂皇的理由,諸如我知道自己善變、情緒起伏大,而且我永遠也付不起騎馬課或牙套的費用,更別說大學學費了─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:我害怕。我怕萬一有了孩子,肯定會愛得很痛苦,那種愛足以將我的靈魂一扯兩半,也怕自己一醒來就擔憂孩子有三長兩短,因而不再有無憂無慮的清晨……
 
  本書呈現了雖然屬於社會少數、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聲音。書中每一位作者都積極地面對膝下無子的生活,以令人欽佩的坦誠相待,細膩反思和生育命題息息相關的「孤獨」、「自我實現」、「生育本能」和「童年創傷」等主題。除了容納不同的生命故事,本書也探討社會對女性的刻板成見,以及避孕方式的進步、精子銀行的出現、收養或代孕等新制度提供的機會與造成的衝擊。
 
  十六位作家的聲音,希望賦予你進一步思考的勇氣。如果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,我們如何建立親密關係,如何忠於當下自我的決定,並在日常生活中承擔這一決定帶來的挑戰?無論我們屬於生孩子這方、還是不生孩子這方,本書都將陪伴你一同探索,勇敢地走向生命中最好的決定。

編者簡介
 
梅根.達姆(Meghan Daum)

 
  1970年生於美國加州。《洛杉磯時報》專欄作家。著有散文集《不可言說之事》(The Unspeakable: And Other Subjects of Discussion)、《虛擲的青春》(My Misspent Youth),回憶錄《如果住在那棟屋,我會過得更好》(Would Be Perfect If I Lived in That House)以及長篇小說《生命報告》(The Quality of Life Report)。文章散見於《紐約客》、《哈潑》、《Elle》、《Vogue》等雜誌。
 
譯者簡介
 
于是

 
  作家、譯者。已有近三十部譯作面世,翻譯過包括奧爾嘉‧朵卡萩、瑪格麗特‧愛特伍、珍奈‧溫特森、史蒂芬‧金等知名作家的作品。

  • 引言 梅根.達姆
  • 森林裡的孩子 寇特妮.候德爾
  • 母性本能 蘿拉.吉普尼斯
  • 別的事,成百上千 凱特.克莉絲森
  • 另一個蘿妲 保羅.利斯基
  • 活在當下,意味著隨後消失 蘭諾.絲薇佛
  • 最重要的事 西格麗德.努涅斯
  • 最怕莫過當媽 安娜.霍姆斯
  • 業餘人士 蜜雪兒.亨涅曼
  • 拯救你自己 丹妮爾.韓德森
  • 煩死人的「擁有一切」 潘.休斯頓
  • 跳過當個媽之後 珍.賽佛
  • 通話完畢 傑夫.戴爾
  • 如果你不是你,絕對是個好媽媽 M.G.羅德
  • 最難的藝術 羅絲瑪莉.馬奧尼
  • 只當阿姨 艾莉特.霍特
  • 最後的最後 提姆.克雷德
  • 致謝
  • 附錄:著者簡介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