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:洪堡德织起「生命之网」, 重新创造我们眼前的世界
点阅:56译自:The invention of nature:the adventures of Alexander von Humboldt, the lost hero of science
其他题名:洪堡德织起「生命之网」, 重新创造我们眼前的世界 洪堡德织起生命之网重新创造我们眼前的世界
作者:安德列雅.沃尔芙(Andrea Wulf)作;陈义仁译
出版年:2022
出版社:果力文化 / 漫游者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大雁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
出版地:台北市
集丛名:自然与人文新经典
格式:EPUB 流式
字數:276737
ISBN:9786269557080
EISBN:9786269557097 EPUB
分类:人物传记  
书籍难度(SR):623
适读年龄:十年級
●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
洪堡德,被达尔文誉为「最伟大的科学旅行家」
他用旅行和科学丈量世界
200年前,就以博物学式的观察
提出自然是「生命之网」的创见
——世上没有脱节的碎片,一切都以某种方式彼此相连
他看见自然所有面向之间的「内在关连」
以全观式的生态观点
重新创造了我们眼前的世界
激发我们对自然之爱与全新的理解
★《纽约时报》十大好书暨畅销书,《经济学人》《出版人周刊》《科克斯书评》年度好书
★ 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等10多项国际重要奖项肯定,译为27种语言版本
★ 收录20多帧洪堡德手绘之「自然绘图」彩色插画与珍贵手稿,立体展现他超越时代的眼界,引领近代气候学、地球物理学、生态学、跨域研究的开创性视野
【本书简介】
一切都是大自然在诉说
大自然透露她自身的存在、她的力量、她与万物的关连
1799年,一位年轻的博物学家,
带着42件仪器,来到少有欧洲人踏足的地方⋯⋯
他进入雨林,冒险探寻亚马逊河的源头;
他记录叶子的形状、温度计的读数与岩石的层次;
他像品酒师一样,品尝不同河流的河水;
他解剖电鳗、研究活火山的活动,
更察觉殖民者削减森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。
地球是「一个由内在力量驱动的自然整体」
在这张「生命之网」中,自然的力量相互交织
当他来到钦波拉索山顶,
他曾观察过的一切,开始产生了连结:
库马纳的某种树木让他想起义大利的松树;
安地斯山的苔藓让他想起德意志北部森林的某个物种;
在瑞士、拉普兰和安地斯山区,同样都可以看到高山植物⋯⋯
自然的力量相互交织,形成一张「生命之网」,
万物融为一体,一切都以某种方式彼此相连。
他一生都在探索自然,走过24000哩路,几乎等于绕了地球一圈,
带回60000件植物标本,涵盖6000物种,其中将近2000种是新物种,
他创造出许多科学发现的第一次,
被誉为是「科学界的莎士比亚」「大洪水之后最伟大的人」「十九世纪的爱因斯坦」,
他是亚历山大・冯・洪堡德(Alexander von Humboldt)
他测绘「生命之网」,形塑我们今日看待自然与世界的方式
______________
达尔文向他致敬,「要不是洪堡德,我不会登上小猎犬号,也不会构思出《物种起源》」
歌德惊叹,「就算连读八天的书,也比不上洪堡德在一小时内告诉你的一切」
约翰・缪尔说,「我非常渴望成为洪堡德那样的人」
作者沃尔芙,精巧编织洪堡德的亲笔信件、日记、手稿、演讲记录,交织出一部融合自然科学、文学、生态学与思想史的动人传记,生动展现他超前时代的探险与思想轨迹——
他,是跨越学科藩篱的知识炼金术士:
在各种学门逐渐专精化的十八世纪,洪堡德以灵敏的头脑、惊人的速度,
深入探索各个学科:物理学、语言学、考古学、动物学、植物学、矿物学、地质学⋯⋯
融合不同学科而培养出来的整体观,成为他的特色,让他拥有与众不同的愿景。
他,发明各种丈量世界的方法,创造出许多科学发现的「第一次」:
他发现无数新物种,有将近300种植物、超过100种动物以他命名。
──发明等温线,绘制第一幅全球等温线图;
──发现地磁赤道,首创「磁暴」一词;
──首先提出地球的植被带与气候带的概念;
──率先透过图解方式来研究洋流;
──首度提出森林能增加大气溼度、有助水土保持。
这些创见,让洪堡德成为地理学奠基者,
为近代气象学、地球物理学、海洋学带来划时代的影响。
他,首创自然是「生命之网」:
他借由测量温度、水文、地文等环境变化,提出万物变动的相关性;
他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体,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爱与全新理解。
──梭罗借助洪堡德的著作,解决如何身兼诗人和博物学者的两难。
──乔治・马许说,洪堡德「最能宣扬自然」,因为他将世界理解为人类和自然交互作用。 ──「美国国家公园之父」约翰・缪尔说,「我非常渴望成为洪堡德那样的人」。
──瑞秋・卡森的《寂静的春天》立基于洪堡德有关「互连性」的概念。
──詹姆斯・洛夫洛克(James Lovelock)著名的盖娅理论(Gaia theory),也与洪堡德见解相似
他,丰富了十九世纪动人的心灵史:
结合自然与艺术、事实与想像的思考方式,
启发无数思想家、科学家、艺术家、文学家:
──达尔文说,洪堡德的叙述是「诗歌和科学的罕见结合」。
──夏多布里昂认为,「你会相信自己正与他一同乘风破浪,和他一起迷失在森林深处」。 ──儒勒・凡尔纳在写作《超凡旅程》系列时,从洪堡德的叙述取材。
──爱默生、华兹华斯、柯立芝等人都受洪堡德的自然观影响。
为什么今日我们要重新认识洪堡德?
本书记述洪堡德一生激励人心的行旅与创见。书中刻画他半世纪以来行遍南美洲蛮荒险境、中亚异域、俄罗斯广袤边境的科学壮游之旅,他的每一趟旅程,都是一场地理与科学的大发现,他的科学观测融合了情感与想像,无分国籍、种族、阶层,激起了人们对自然的爱。
透过一生不断的探险与旅行,洪堡德将观察到的现象连结在一起——他超越了自己的时代,首度提出自然是一张交织的「生命之网」。此一整合式的生态观点,挑战了当时的宗教神学创世观、宇宙机械论、或人是宇宙主宰的种种看法,形塑了后人对自然的新观点,重新界定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。
在这张「生命之网」里,洪堡德描绘自然界各种力量如何互相运作,更警告人类若无节制地取用自然资源——殖民式掠夺经济、森林砍伐、大规模垦殖等——都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。
「当自然被看作一张网,其脆弱就变得明显。一切事物彼此相系,只要抽动一线,就可能拆散整张绣帷。」然而,他的提醒在开发至上的二十世纪并未被听取,而必须迟至今日,我们方能以全球范围的视野来重新理解并亲历他的预言:物种灭绝、气候变迁、环境灾难纷至沓来——洪堡德,正是历史上第一个看见并提出预警的人。
他撒播的「种子」在科学、文学、艺术等领域绽放,更广泛影响了近代生态观。
本书被誉为「地理的朝圣」「人类心智的史诗」
译为二十七种语言版本,获多项国际重要奖项肯定
《纽约时报》盛赞本书作者沃尔芙「以扎实的考证、出色的文字,生动描述洪堡德的探险旅程,让我们对于这位生态预言家重新满怀谢意。这本书同时也提醒我们洪堡德当年的先见之明:地球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体。」
《经济学人》则指出,「在气候变迁带来全球性挑战的此时此刻,洪堡德跨学科的思考方式更显重要。」英国科学史学会大力推荐「本书是一本即时且重要的著作,特别有益于我们理解当今气候变迁的挑战,更是一本精彩非凡的科学传记。」
二十一世纪可说是博物学重新回归的时代——在环境、生态、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之际,博物学跨越智识、心灵与视野的整合式观点。此时此刻,透过本书重新认识洪堡德「生命之网」的创见、理解他全观式的生态观点,将有助于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,面向未来。
【专文导读】
吴明益 作家、国立东华大学华文系教授
【重量推荐】
林大利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员
洪广冀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副教授
胖胖树王瑞闵 金鼎奖科普作家
寒波 演化人类学「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」版主
黄盛璘 园艺治疗师
(按姓氏笔画序)
【获奖纪录】
★《纽约时报》十大好书暨年度畅销书
★《经济学人》年度好书
★《出版人周刊》年度好书
★《科克斯书评》年度好书
★《洛杉矶时报》科学类好书
★ 柯斯达好书奖2015年最佳传记
★ 奥尔森自然写作奖注目新书
★ 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
★ 英国科学史学会好书奖
★ 荣获法德国义美英等多项国际重要奖项
【国际好评】
沃尔芙为洪堡德所写的传记《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》,是一部充满启示的华美之作。
——麦可・波伦(Michael Pollan),《杂食者的两难》作者
沃尔芙的书是一个读来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:关于一个博学的人,他对我们当代对自然的理解产生了非凡的影响。——比尔・布莱森(Bill Bryson),《万物简史》作者
借由惊奇的植物历史探险,以及精采的科学探索,我总是任由自己随着文中脉络,走向令人难忘的旅程。 ──伊莉莎白.吉儿伯特(Elizabeth Gilbert),《享受吧!一个人的旅行》作者
这本考证严谨的细腻作品,不但是传记,更集合了种种奇珍异事,让我们愉快卧游世界最险恶之境── 从水气氤氲的亚马逊雨林,到哈萨克斯坦的冰封山巅。 ──吉尔斯・米尔顿,伦敦《周日邮报》
激动人心!读完《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》,你不可能不染上「洪堡热」。沃尔芙让我们所有读者都变成了「洪堡迷」。——《纽约书评》
在本书里,洪堡德就像和我们处在同一个时代。他为人们带来朝气,他的一言一行,就像现今通晓多国语言的知识分子。他仿佛穿越两百年时空,为这个世界的无知科学家与统治者带来棒喝⋯⋯这本书有时读来就像充满刺激的探险小说⋯⋯阅读《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》,很难不受洪堡德的热情感染。 ──纳森尼尔・瑞契,《纽约时报》书评
洪堡德是十九世纪的爱因斯坦,而沃尔芙成功结合了他的传记,以及那个年代令人陶醉的历史。 ──《科克斯评论》
一位大无畏探险家的旅程,带来令人兴奋的阅读体验⋯⋯沃尔芙为洪堡德的探险之旅注入丁丁的精神。 ──西蒙・温德尔,《卫报》年度好书评论
《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》是一本巨著,既华丽又充满冒险,生动活泼且做足了功课──它是地理的朝圣,也是心智的史诗。 ──理查.福尔摩斯(Richard Holmes), 《柯立芝》(Coleridge)、《漫游年代》(The Age of Wonder)作者
二次世界大战后,洪堡德和许多德国作家、科学家都消失在人们的记忆断层。本书试图重建洪堡德的声誉,成果卓著。 ──乔依・洛・迪科,伦敦《独立报》
沃尔芙以充满魔力的文字,重现了洪堡德复杂而耀眼的人格特质,以及他的著作的眼界。
──强尼・乌格洛,《华尔街日报》
一本精彩非凡之作。沃尔芙以生动、共感、深刻的方式讲述了这个故事。当时的南美洲仍是一个未知的世界,这个真实旅程的记述也像是洪堡德的心灵之旅,带读者进入令人激动的天文学、文学、哲学和每一科学分支。这是我读过最激动人心的知识传记之一,与刘易斯(Lewes)的《歌德传》和雷蒙克(Ray Monk)的《维根斯坦》并驾齐驱。——安德鲁・诺曼・威尔逊(Andrew Norman Wilson),英国知名作家与报纸专栏作家
沃尔夫的精彩著作,将这位迷人的 18 世纪德国科学家、旅行者和观念塑造者,重新置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核心。——(Miranda Seymour),英国知名历史研究者与作家
在气候变迁带来全球性挑战的此时此刻,洪堡德跨学科的思考方式更显重要。 ──《经济学人》年度好书评论
沃尔芙以扎实的考证、出色的文字,生动描述洪堡德的探险旅程,让我们对于这位生态预言家重新满怀谢意。这本书同时也提醒我们洪堡德当年的先见之明:地球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体,但人类充满破坏的行为,将会为它带来可怕的伤害。
──《纽约时报》年度十大好书评论
作者简介
【作者简介】
安德列雅・沃尔芙(Andrea Wulf)出生于印度,年幼时搬到德国,目前住在英国。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受训成为设计历史学家。她的《现代园艺的创造者》(Brother Gardeners),荣获美国园艺学会2010年最佳图书奖,以及2008年山谬.强森奖。2011 年春天出版的《国父与园丁》(Founding Gardeners)则荣登《纽约时报》畅销榜。安德列雅的文章经常刊登于《卫报》、《金融时报》、《洛杉矶时报》、《华尔街日报》,以及《纽约时报》。她也常定期受邀上广播与电视节目,如美国的全国公共广播电台(NPR)及英国的BBC。官网:www.andreawulf.com
【译者简介】
陈义仁,台湾大学财金系学士,台湾师范大学翻译所博士班肄业,现专事翻译。译有《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》、《种子的信仰》、《血与土:一部种族屠杀与灭绝的世界史》、《外包灾难》、《异见者:致愤怒的青年世代》、《十种人性:我们与善、与恶的距离各有多远?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