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愛吾家 [第423期]

點閱:57

作者:吾愛吾家編輯室編輯

出版年:2025.01

出版社:青年日報社

出版地:臺北市

最新發刊 : 2025-01-01

雜誌類型 : 雙月刊


馬上看!不用等預約。
借閱說明

雜誌簡介: 吾愛吾家 創刊日期:民國68年元月1日。 發行宗旨:發揚文化,闡釋倫理,宣導政令,傳播新知。 發行對象:國軍眷屬、征屬及社會大眾。 刊物沿革:民國68年本刊由國軍「福利月刊」與「軍眷報導」併刊發行。版面32開本,60頁,每月發行3萬本。民國70年革新改版,增加至76頁。民國73年8月號,由76頁增至116頁,亦將騎馬裝釘改為無線膠裝。民國75年7月增加發行「公教版」,民國77年合併「軍民一家」月刊,增刊「征屬版」發行。發行數量由3萬、30萬、70十萬至100萬節節爆增,最高曾達160萬份。民國79年元月停止發行「公教版」,僅發行「眷屬版」、「征屬版」迄今,發行量維持在30餘萬本。民國90年元月擴大成24開本雜誌內容包括文學、藝術、知識、政論、醫藥、科技新知、兒童、青少年教育及家庭婦女生活常識等等,資訊多元內容包羅萬象,96年元月為因國軍文宣採購經費緊縮,調整刊物發行週期,由月刊改為季刊,於每年1、4、7、10月出版發行;改版後的吾愛吾家季刊內文(含封面)52頁彩色、48頁雙色印刷,除增進讀者閱讀興趣外,亦使文章品質更臻精緻化。

本期內容簡介

〈臺灣傳統甜點 難以忘懷的舌尖蜜意〉
記憶中的臺灣傳統甜食,不僅滿足味蕾饞念,更承載各個世代的文化意涵和情感寄託。無論是隨祭拜金紙附贈的一塊綠豆糕,或是令人停不了嘴的小西點,從歲時節慶到閒暇品嚐,糕點均寄寓了對天地的感恩、對親友的情意,以及對未來的祈願。

〈視覺裡的茶滋味 一目了然臺灣特色茶風味〉
臺灣非常適合栽培茶樹,到處都有以茶聞名的地方;也由於各地風土氣候環境、品種及製法不同,茶的種類繁多,因此一般人對臺灣茶的特色,很難說個明白,專業品評用語更是生澀難懂。為加深消費者對所有臺灣茶的印象,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(簡稱茶改場)依照茶類形狀、製造方式之不同,將臺灣茶分為綠茶、紅茶等6大類,於民國 109年發表第一版臺灣特色茶風味輪,112年底再推出2.0版風味輪,將6個茶葉風味輪融合為一,除中文,也製作了英、日、韓、法文版,加強臺灣特色茶的識別度與推廣力道。

〈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 朝聖電影場景〉
美國擁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航空太空博物館,分屬不同機構或民間單位。其中在華盛頓特區最有名氣的,當數史密森尼學會所設立的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。該學會是由博物館、教育及研究中心組成的公益團體,以創始捐助者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史密森尼(James Smithson)為名,為世界上規模最大,由美國政府創建,宗旨是「增進及擴展知識」。年度預算約12.5億美元,3分之2來自聯邦撥款,其他則來自機構捐贈、私人及企業捐款、會費,以及其他營業收入等,由於是公益性質,學會旗下的博物館幾乎都開放免費入場。

〈別小看無意識「偏心」孩子要的公平對待〉 
小東向輔導老師訴苦,因為父母對姊姊的成績表現出偏愛。每當姊姊考試得高分,父母總是帶她慶祝,並在聚會中談及她的成就,但對小東的表現則反應冷淡。隨著時間過去,小東開始覺得自己比不上姊姊,認為自己「不夠好」,於是逐漸逃避學習,甚至與父母爭執不斷,對家庭也愈加疏離。
家庭中因偏心而產生的親職教養問題,雖是敏感議題,卻對孩子的自尊、安全感與人際關係等影響深遠,而因為感到不公平衍生的爭執與衝突,也常常是父母頭痛的議題。

〈當爸媽變成了失智症患者〉
我的媽媽今年84歲了,每天維持著很有節奏的生活,早上5點起床,在屋子裡打掃,外頭暖和一點後就到菜園裡澆水、拔草、採菜,下午固定到鄰居家裡串門子。3點到5點是老姊妹們的下午茶時間,不管聊的話題昨天已經說過,今天還是可以聊上好幾回。然而從今年開始,她經常問我相同的問題「你要去哪裡?」;我回覆她「我要去廟裡。」過了一會她又問「你要去哪裡?」;剛開始我不以為意,漸漸的我發現,這似乎是失智症的前奏。
曹汶龍醫師說:「對,這就是失智症的開始」。
 
〈善用樂齡學習資源 讓生活更精采〉
從網路媒體、報章雜誌上,近年常會看到許多國內外精采樂齡人物的報導,從歐美的高齡網紅、北歐的銀髮電競團隊、到80多歲成為健身教練的瀧島未香。這些阿公阿嬤,讓年輕人都覺得酷炫,而這些新技能明顯是他們「後來」才學的,證明他們活到老、學到老,跟得上時代的變化和潮流。
樂齡學習為年長者帶來多方面的好處,尤其是在身心健康、社交互動和生活滿足感方面。
雜誌簡介
 
吾愛吾家
 
創刊日期:民國68年元月1日。
發行宗旨:發揚文化,闡釋倫理,宣導政令,傳播新知。
發行對象:國軍眷屬、征屬及社會大眾。
 
刊物沿革:民國68年本刊由國軍「福利月刊」與「軍眷報導」併刊發行。版面32開本,60頁,每月發行3萬本。民國70年革新改版,增加至76頁。民國73年8月號,由76頁增至116頁,亦將騎馬裝釘改為無線膠裝。民國75年7月增加發行「公教版」,民國77年合併「軍民一家」月刊,增刊「征屬版」發行。發行數量由3萬、30萬、70十萬至100萬節節爆增,最高曾達160萬份。民國79年元月停止發行「公教版」,僅發行「眷屬版」、「征屬版」迄今,發行量維持在30餘萬本。民國90年元月擴大成24開本雜誌內容包括文學、藝術、知識、政論、醫藥、科技新知、兒童、青少年教育及家庭婦女生活常識等等,資訊多元內容包羅萬象,96年元月為因國軍文宣採購經費緊縮,調整刊物發行週期,由月刊改為季刊,於每年1、4、7、10月出版發行;改版後的吾愛吾家季刊內文(含封面)52頁彩色、48頁雙色印刷,除增進讀者閱讀興趣外,亦使文章品質更臻精緻化。